对于进口多晶硅体量较大的问题,刘晶解释称:国内下游整个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体多晶硅的需求,需求一直在增长,尽管国内供应也在增加,但尚不能满足需求,所以要有部分进口。
雄心勃勃揽下白城基地大安市乐胜乡子午山村南侧区块与镇贲县建坪乡100MW项目的国电投集团,分别报出了0.42元/kWh、0.43元/kWh的次低报价。当地外围防护绿化、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设施由当地政府建设,无需企业分摊,各单项目实际已留出盈利空间。

除了组件、支架、逆变器外,还有钢架和玻璃。这也是为何今年价格厮杀更为激烈。据文件所言,大同二期应用领跑者基地竞争优选中存在不按文件要求和评分标准打分,不按评优结果推荐公示入选企业等问题。一位组件制造商市场部人士也向《能源》记者透露,领跑者招标中有三个要素,其一,你选什么样的设备,其二,转化效率,其三才是电价。此前在海西州政府发布的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应用领跑基地竞争优选方案中,对于土地税费,皆承诺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范围。
作为民企上市公司,特变电工此次报出了0.32元/kWh的最低价格。会议现场,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规划着光伏产业美好蓝图,但台下制造商们的窃窃私语中却充满了对行业发展的忧虑。太阳能电力系统的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
近日,Fortum赢得了S集团的竞争性招标程序,最终获得为北欧大约25%的屋顶上供应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总产能约为10兆瓦,是北欧国家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有史以来供应最多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工作将于2018年春开始,并将在2018年秋季完成(除少数新站点外)根据行业人士王淑娟的统计:8个领跑基地一共38个项目,52个企业投标,仅仅央企就投了200多次。
目前光伏业内做组件的企业有200多家,在越来越低的价格要求下已经逼近组件的成本边缘。而国电投中标的大安市乐胜乡子午山村南侧区块与镇贲县建坪乡的项目均采用了N型单晶双面370Wp组件。

而在此之前,当其他应用领跑者基地招标工作都已尘埃落定,青海两基地却面临着招标优选工作被暂停的局面。截至3月24日,除青海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基地外,其余8个应用领跑者基地的中标结果已全部公示。值得关注的是,央企梯队中的华能集团竟爆出0.39元/kWh的低价,点燃了第三批领跑者招标的开场。一般来讲,领跑者计划的好处是整个流程操作比较规范,整个边界条件也很清晰,土地的租金和税费、电网的接入等在普通电站中老大难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
对此,《能源》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土地成本要看租金,支付周期,具体要看招标文件,实际上每个区域的土地使用价值千差万别。2月28日,特变电工释放消息,其旗下控股企业新特能源拟投资40.65亿元,建设3.6万吨多晶硅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多晶硅总产能将达到6.6万吨/年。在山西阳泉领跑者竞标中,协鑫报出了0.61元/kWh的低价,包头领跑者竞标里青岛昌盛报出0.52元/kWh的更低价;而在三类资源区的两淮领跑者竞标中,力诺报出0.65元/kWh的价格。值得关注的是,骤然火热的分布式突然井喷,在2017年总装机量已将近20GW。
截至目前,地面电站装机容量的占比仍然远远高于分布式发电,终端市场相比之前并没有很大的增长,甚至还有所下降。此外,此次领跑者中普遍采用的单晶PERC技术虽然使得EPC投资(主要是组件成本)增加5%,但也使得发电量增加20%,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7%上下,收益率进一步增高,投资价值上升。

特变电工方面表示,从经济收益性角度考虑,电价降低会导致收益相应降低。现在价格战已经到非光伏成本了。
也有人认为,在领跑者项目申报中,地方政府早已和企业捆绑到了一起,申报领跑者也意味着巨额的财务支出,多数领跑者申报城市在前期调研,土地规划上已经花费了上千万资金,这些资金可能都是未来中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并不会在招标方案中体现。硅料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入供大于求的境地,竞争态势的突显或将只是时间问题。整体来看,与第二批领跑者相比,此次领跑者电价水平的降幅之大有目共睹。在3月初三峡新能源启动的组件招标中,高效单晶305瓦以上标段最低标价为2.58元/瓦,275瓦以上多晶标段最低标价为2.47元/瓦。对未来项目盈利情况持乐观态度的国电投集团,同时也竞标了渭南领跑者等5个基地,其中,位于澄城县和合阳县的5个项目均为最低报价。在今天看来,当时的价格尚在正常范围。
一位EPC企业负责人表示,度电成本降到0.44元/kWh,离脱硫煤标杆电价水平越来越近。由于各种原因拖延,作为2017年领跑者项目的第三批一直到2018年才开标。
但是否会因下游需求的爆发而反弹还不得而知。两年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竞价上网的序幕徐徐拉开,其初衷是希望促进新技术的消化,然而,民企在竞标当中四处出击、低价竞标、近乎裸奔。
步入2018年,领跑者基地激烈厮杀:央企组团来袭,技术百家齐放,一度沉寂蒙尘的集中式光伏电站曙光再现。固有的成见使各方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在行业人士梁伟看来,撇开建设成本和运营等执行层面的因素,单就优选规则而言,并非在电价上拉开差距就能十拿九稳。
第三批领跑者基地所遇到的状况远不只于此。未来,中国光伏市场即将被布局迅速、资金链短、模式多样的分布式所取代。对于竞标的企业来说,最低电价不下降25%几乎没有中标可能性。且根据渭南市政府相关文件显示,领跑者要求电网企业允诺支持示范项目限电不超过5%。
此前,特变电工在达拉特旗报出的0.32元/kWh的报价刷新了光伏领跑者招标电价的底线。盈利悬疑央企低价投标引发业界哗然。
在最终其公示的中标结果中,5个项目的中标电价范围在0.40-0.45元/kWh。之所以能报出该价格主要是项目当地的资源政策条件和优化的技术方案提供了空间,成本依旧在可控范围内。
会议现场,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规划着光伏产业美好蓝图,但台下制造商们的窃窃私语中却充满了对行业发展的忧虑。作为单晶硅制造商,隆基股份今年已经四次下调单晶硅片价格,降至4.55元/片。
同时,青海海西州相关主管部门还要求,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基地共10个标段投标电价不低于0.45元/kWh。此前在海西州政府发布的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应用领跑基地竞争优选方案中,对于土地税费,皆承诺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范围。不过,相比动辄数十亿投资的集中电站,分布式带来的订单量或杯水车薪。在第二批领跑者中,山西阳泉领跑基地的0.61元/kWh的中标电价已属最低电价,而根据第三批领跑者的中标结果,最低中标电价与当地的脱硫煤标杆电价只相差3.6分/kWh。
在第三批应用领跑者基地项目中,央企卷土重来,以国电投、中广核新能源和三峡新能源为代表的央企梯队来势汹涌,几乎参与了30个以上的投标工作。而青海格尔木、德令哈光伏应用领跑基地的招标优选工作则被暂停,原因就在于前文所提到的土地费用。
作为民企上市公司,特变电工此次报出了0.32元/kWh的最低价格。否则青海海西州人民政府将拒绝企业以任何形式的投资进入海西区域,为此海西州不惜放弃整体基地建设指标。
事实上,这也是申请第三期领跑者基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譬如之前的弃光率,土地质量等,同时优先保障电力接入,明确土地税费和租金等等。一位组件制造商市场部人士也向《能源》记者透露,领跑者招标中有三个要素,其一,你选什么样的设备,其二,转化效率,其三才是电价。 |